笔者作为执业多年的律师,在遇到咨询者来咨询的时候,首先是站在咨询者的角度分析,尽量帮助当事人不需要通过诉讼而是通过非诉讼方式和平、圆满解决事情。这样做,虽然使自己少了一桩案件业务,但是却获得咨询者极大的认可与信任。如在解答咨询者有关婚姻家庭事务的法律咨询时,笔者往往会这样向咨询者解答:听后觉得咨询者的事情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糟,所以从法理情上苦口婆心的劝解两个多小时,告诉她冷静处理,不要把事情立即推到不可逆转的程度,同时给了一些建议,如今果然峰回路转,双方恩爱有加!老话说,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所以很多时候,我觉得防范风险比处理风险更重要。
所以对于当事人来说,选对一个靠谱的律师,有可能关乎你一辈子的命运。可惜很多当事人在选择靠谱律师时容易陷入以下几个误区:
一、不信法律信关系
很多当事人找律师,往往说不到三句话就问“你认不认识X法官”、“你和X检察院的人熟不熟。”当你告诉他不熟、不认识时,他们立刻面色阴沉,说不了几句话就匆忙走人了。在这类当事人眼中“关系”就是法,有了关系就有胜诉。这种想法不仅扰乱了法治环境,还容易遇到打着“认识XX领导”招牌的骗子律师。当一个律师潜心钻研的不是“业务”而是“关系”时,当事人就要自己做好“人财两空”心理准备了。
二、不听实话听好话
一些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最希望律师报喜不报忧,对律师靠谱的分析不屑于顾,毫不犹豫的投入那种满嘴胡话所谓“社会关系人”的怀抱。亲眼接触过一个犯罪嫌疑人的家属,当律师根据他提供信息告诉他的亲人可能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时,他转身就走。几个月后他打电话给律师说:后悔找了现在的“社会关系人”,当时这名“社会关系人”承诺他可以在五年左右量刑,他立刻签订了代理协议,经过一段时间后他却发现这名“社会关系人”连基本的刑事案件办理程序都不清楚,而此案一审判决为无期徒刑。当此案二审上诉时,该家属又重新找到本律师要求担任二审辩护人帮助上诉减刑。
三、不讲真话讲假话
人都希望自己在别人面前始终是光辉伟正的形象,当事人在面对律师时也一样。有的当事人为了掩盖自己道德上的问题而隐瞒实情,有的当事人为了少付律师费故意将复杂的事情说得很简单,这些都会导致律师无法准确判断案件情况和难易程度,导致一些律师贸然接案、简单报价,等深入了解案情发现能力不足时已经为时过晚。
想想看!各位当事人,以上是无法选对靠谱律师的误区,要选对靠谱的律师,当然应对避免陷入以上误区。
本文来源:2016、5、26案源宝